|
十堰周刊 记者 王乾
十二岁,我想有个户口
见到小燕(化名)时班里正在上音乐课,课堂上一张张明媚的笑脸伴着轻快的乐符荡漾开来,使脸上毫无表情的小燕显得比较另类。
今年12岁的小燕是双龙堰小学5年级的学生,家住丹江口市六里坪镇油坊坪村。十几年前,小燕的母亲未婚先孕生下她后,把她留给了外公、外婆。
小燕的母亲在外漂泊,很少回家,也很少与家人联系。妈妈在小燕心里的形象很模糊,似乎没有一点印记。
小燕从小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她把外婆称为妈妈,外公称为伯伯,当地话伯伯就是爸爸。
由于是非婚生子,小燕出生后一直没有办理户口。当时年纪小,用到户口的地方不多,没有户口并没有影响到小燕的生活。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户口带来的种种麻烦搅乱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
“黑户”,一个带有贬义的称呼,其背后是无尽的烦恼,入学、择业、就医、出行等都面临诸多不便。
由于没有户口,小燕一直都没有正式的学籍号。去年学校在为学生统一办理学籍的时候,因为没有身份证号,小燕只得办理临时的学籍号。这意味着燕子将来升学存在一定的困难。
双龙堰小学校长周智勇说:升学没有户口、没有身份证,肯定是不行的,更不用说以后出去务工。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寄宿制贫困生可享受生活补助。
按照条件,小燕每年原本可以享受1000元的贫困生生活补助,但因为没有身份证,无法在银行办理银行卡,小燕一直无法享受到这一政策。
“学校每年也想会办法想帮一帮她,因为国家有政策,但是没有户口就办不成。”周智勇说。户口解决了,其它问题就容易的多,她的生活问题,也可以通过现在这个政策把它解决。
今年年初国家放宽了办理户籍的条件,但小燕的家人却从未提出过申请,这让学校也无法理解。
户籍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为什么小燕的家人从未想过给她申请办理户籍呢?记者随后来到小燕家中。
三间土坯房摇摇欲坠,墙体的裂缝看上去触目惊心,这是位于油坊坪村四组小燕的家。
小燕的“妈妈”在山上放牛不在家,60多岁的“伯伯”拖着摔坏的一只腿在院子内晃悠。
听说记者是来了解小燕户口的事,“伯伯”开始极力否认孩子的身份:“她是我十几年前在山上捡的,和我没有血缘关系。”
提起小燕的户籍,“伯伯”表示从未想过要去办理。
小燕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和低保户,在“伯伯”看来有没有户籍是小事,家里穷,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
他无法大多数家长一样,帮着孩子一步步规划未来,他能做的,就是别让孩子饿着。
沉默寡言的小燕听了“伯伯”的话,忽然开口表达了自己想要上学的决心。“别的同学都有户口,都可以上高中,我却不能,但是我想上学,所以我想有一个户口。”
那么如果小燕想要办理户籍,该怎么办呢?
2016年1月14号,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八类人员将能申领户口。
其中第一条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 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按照随父随母落户自愿的政策,申请办理常住户口登记。如果无法出示《出生医学证明》,则需要做亲子鉴定。
六里坪镇派出所民警洪克广说:“她如果想办户口,可以通过亲子鉴定的依据来办理。”
按照小燕“伯伯”说法,如果小燕是被收养,可以按照收养程序来办理户籍。但首先要提供收养证,而收养证的办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燕的伯伯并不满足。
“收养人要有收养能力,并且他身体没有患不适合收养的疾病,这种情况下他才有资格收养孩子。”洪克广说。
按照非婚生育办理户籍的条件,小燕需要和监护人做亲子鉴定,符合条件后才能办理,但亲子鉴定的这笔钱对于家徒四壁的一家来说从何而来?
由于不符合条件,按照收养程序来办理户籍难上加难,小燕何时才能有一个正式的“身份”,没有人能回答。
没有户口产生的种种问题让原本单纯快乐的小燕脸上不再有笑容。
我们希望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能够集聚力量,募集善款,帮助小燕完成亲子鉴定,让她早日拥有户籍。读者可联系记者王乾。电话:189639391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