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在武汉召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技术审查会,我市申报的竹山郧巴黄牛、郧县米黄玉等11个产品一次性通过专家评审,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名列全省第一。
骄人业绩,来之不易。它饱含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350万人民群众及关注、关心、支持 十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汗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十堰地处秦巴山区,森林茂密,生物多样,资源丰富,全市生物资源达3100多种,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然而,大量质优味美的特色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再将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一个重大课题。对此,市委书记周霁指出:“要把外修生态、内修人文作为十堰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方略。”市长张维国要求,“要把秦巴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品牌十堰”。副市长张慧莉围绕品牌建设亲自召集相关部门进行安排部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围绕工作大局,服务主导产业,以质量求突破,靠质量促转型,用质量增实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培育开发上,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攻坚破难创品牌
2008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丹江口翘嘴鲌”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如今,“丹江口翘嘴鲌”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各大商超,年产值达6.6亿元,比保护前增长10倍以上,占当地水产业经济总量的65%,并带动当地水产养殖快速发展。
至2012年,先后有“龙峰茶”、“郧阳乌鸡”、“丹江口翘嘴鲌”、“房县黑木耳”、“竹溪贡米”、“竹山绿松石”、“武当蜜橘”、“郧阳木瓜”、“武当榔梅”、“丹江口鳡鱼”等10个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保护。
标准先行促发展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围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立配套的标准体系和技术文件,指导创建国家或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先后为地理标志产品收集、制定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市地方标准200多项,这批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为我市地理标志产品产业的发展发挥了技术保障作用。
信心满怀扬风帆
雨雪风霜等闲过,日月星辰作见证。通过艰辛付出,我市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硕果累累、成效有目共睹,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目前,我市正按照十堰市国家地理产品保护三年工作规划,深入开展地理标志产品资源调查工作,一批以丹江口库区为主的水产品,以武当山区为主的中药材产品,以秦巴山区为主的农林特产品、畜禽产品、加工产品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