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发展的腹地很少,这是丹江口发展最大的不利
丹江口现在的状况确实让人很同情,但很多事情本来就无法改变。丹江口因为水库的原因,地理空间就有限,大坝加高后又要淹没一些地方,还有严格的环保限制,发展的腹地很少,这是丹江口发展最大的不利。
二、丹江口如何发展?郧县市县对接已是成功例子
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的领导心里很清楚。而同为丹江口库区的郧县,应该说至少他适合发展的土地空间比丹江口要多,但郧县明确自己的发展未来和空间后,就主动要求市县对接,现在发展风生水起。县改区,作为县一级行政区的一些权力可能会减少,但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却大大受益了;实力增强了,领导也比空有一个穷县名义的时候要好过。所以郧县在市县对接的问题上,上下齐心协力。而丹江口本来因为六里坪,和十堰城区对接上占有先机,现在反倒郧县在这方面发展非常快,有点遗憾!
三、丹江口中央直辖,肯定不可能
连九三学社中央提案,丹江口库区的三省数市建立统一的试验区,曾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到现在都还没有动静,就一个丹江口县级市要直辖,肯定不可能。
四、丹江口省直管,由于省直管后仍然没有规模效应,发展能加快多少,不好说。
省直管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现在还真不好说。
1. 有观点说,“省管县”实际上对区域发展极为不利 。
前两天有篇报道,现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肖金成则认为,“省管县”对区域发展极为不利。“这方面可以比较一下浙江与江苏,浙江城市发育不良,就是因为分散。一个区域就好像一口袋“土豆”,大小质量差不多,结构趋同,互不联系,互相分割,产业链条不能在更广阔的空间延伸。所以,浙江的资本流向全国甚至全世界,而江苏城市规模较大,城市体系比较合理,吸引了全国的资本。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省管县”实际上对区域发展极为不利,造成了区域间的分割,使中心城市发展受到影响,规模很难扩大,实力不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就受到影响。”
2.若全省实行省直管,省里能否管得过来是最大问题。
湖北全省辖13个地级单位(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02县级单位(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如果全部省直管县,管至少64个县级行政区,管得过来吗?除非全国行政区划大调整。省直管县后,至少60多个县级行政区的发展政策、利益争取,会更为激烈,丹江口能否得多大便宜,不好说。
五、丹江口的3个发展方向
1.丹江口市的3个发展方向分析。
三个发展方向:一是维持现状。二是“红河谷”城市组群。三是与十堰市对接。
第一个已经证明困难重重,发展的诸多限制难以打破。
第二个方向有一定可行性。丹江口带动老河口、谷城的旅游业,而工业、农业则主要靠谷城、老河口。谷城、老河口的农业基础还不错,工业怎么发展,目前也主要靠襄阳、东风带动。至于“红河谷” 能否真正融合、升格成一个新的城市,也还有许多问题。
第三个方向,与十堰市对接,工业布局一些大项目,旅游业把丹江口大坝、武当山、十堰城、郧阳岛整合起来,大有可为。
如果丹江口不能融入十堰的发展,不能让人放心,那么在现在郧县将县改区、解决了十堰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只能促使郧阳区更好更快地发展。
2.“红河谷” 合并成一个独立城市的利弊。
即使将来“红河谷” 融合、升格成一个独立的城市,那么六里坪怎么办?武当山特区怎么办,肯定是一个大问题。六里坪肯定会要求留在十堰,这样十堰也会彻底放手发展六里坪。为了武当山特区的发展,十堰也是付出了巨大心血,放走,不用讳言,十堰的产业调整可能会遇到困难,但这对武当山的发展也不利,因为武当山是一个观光型景区,因库区限制也难有发展的地理空间,把丹江口大坝、武当山、十堰城、郧阳岛整合起来才会发挥各自的最大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如果武当山和谷城、老河口整合发展,肯定不如前者。
3.“红河谷” 合并后丹江口市的位置。
丹江口和十堰市市对接,十堰怎么也是一个地级市,实力还算是雄厚的,十堰市肯定会对丹江口给予重视,更何况还有旅游业的整合。如果丹江口和谷城、老河口合并成一个城市,丹江口肯定当不了老大,唯有两个方面的利用价值,一是旅游业在带动谷城、老河口旅游业方面有点价值,二是发展有机农业方面,丹江口的品牌价值,但“无工不富”,三地中丹江口的实力最弱,而丹江口又没有发展的空间,丹江口市的领导和百姓能否在新城市中受到重视,还真不好说。
六、丹江口如果真正实现市市对接,那么如郧县一样——双赢
市市对接后,丹江口也不用纠结武当山的事情,十堰市也会放手发展丹江口,六里坪、乃至浪河、丹江口城区的发展肯定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丹江口大坝、武当山、十堰城、郧阳岛也会完美整合,大有可为!实力强了,老百姓日子好过了、受益了,领导也日子好过。
从丹江口库区的水质保护来说,丹江口和十堰市市对接,作为一个整体,是有利于整合水质保护力度。否则,即使是“红河谷”独立组成一个新城市,那么又多了一个管理主体,是不利于整合水质保护力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