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选择“不婚”的人是怎么想的?

[复制链接] 0
回复
13601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9

主题

89

帖子

4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10:0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十堰广播电台 远方 十堰柏和心理 曲鹞奇  







社会学家李银河曾经在《国际先驱导报》中谈,“不婚渐为常态”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她说,“婚姻从一种普世的价值已经被变成了纯粹个体的选择,我们习惯了以‘家’的概念来面对社会,而以后可能要彻底作为单个人面对周遭,家庭主义在下降,而与现代化随之而来的个人主义迅速上升。”

2018年全年,我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13.9万对,结婚率为7.3‰,比上年降低0.4个千分点。

这一数据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低。

当下90后是结婚的主力军,但还是有不少人继续单身,甚至还有很多人选择不婚主义,

到底是因为什么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婚主义呢?

曲鹞奇: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姻不幸福,或者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好,导致孩子对于结婚会有阻抗。在我的工作中接触过很多大龄的单身男女,其中大部分人从小经历过父母的吵架、打架,甚至更严重的会打的头破血流,孩子从小在这种状态下感到恐惧、无助,也对父母的婚姻充满厌恶。当这种负性情绪的强度超过了这个孩子未来对婚姻的期待时,他们很可能选择不进入婚姻。

有少数经历父母婚姻不幸福的孩子还是会结婚,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父母过的不幸福,孩子应该去过好才对,但是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只占到极少数。大部分的孩子从小对父母的不幸婚姻耳濡目染,所以他就对婚姻已经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于是就产生了不婚的想法。有的家长觉得:大人吵归吵,只要给与孩子的丰富的物质条件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一个愚蠢且自私的想法,孩子的敏感度很高,孩子会有样学样的去习得家长的关系模式,家长的婚姻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婚姻观。

  第二种不婚的原因是:爱无能。  爱无能的人没有能力把一段感情长时间而且稳定的维持。所以这样的人可能总在不断的恋爱中,却总也走不进婚姻。在生活中,有一种男人不断的恋爱、游戏人生、对每一个女孩的情感顶多投入几个月,甚至更短,然后就去追求其他女孩子。这样的男性自我感觉很有魅力。好像情圣一般的存在。但在心理学上来看,正常的亲密关系应该是稳定而持久的,所以在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的推动下,人类实行了一夫一妻制。但是那种在一段关系中待久了就会厌烦的人,他们并不是魅力超凡,而是他们没有能力面对长久和稳定的关系。

例如:我见过一个男性,40岁,很英俊潇洒。收入稳定,但是从20岁开始就频繁的恋爱,平均每年换一个对象,最短的只交往不到一个月。分析他的原生家庭就是,母亲是一个文化不高的家庭妇女。平时做做饭、买买菜。对孩子的养育基本上很粗线条。 他的父亲气质很好,交际也不错,口才也好, 但唯一的缺点是频繁出轨。他从小就经常被母亲带着一家一家的歌舞厅去找父亲。到最后母亲因为需要父亲养活,于是母亲对父亲的出轨也就默认了。

那么试想一下,他从小恨到父亲的花心、和母亲的无奈,还有这种随时会分崩离析的家庭环境,也就能理解他为什么是现在这种婚姻态度了。

第三种不婚的原因可能是亲子关系中的创伤。

我曾遇到过两位大龄女性,希望通过咨询来帮助自己尽快找到对象,并且能尽快结婚。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这两位女性面容姣好、收入稳定、性格温柔。 只要通过有效的交友渠道就能很快的找到男友。但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的分析太草率了。我当时建议他们注册线下的以及线上的交友平台,帮助她们选择好看的照片、还帮她们起草自我简介。结果其中一位女性在注册线上平台一周后,让我帮她注销掉。 我问了原因,她只是说内心不想被别人看到自己在网上征婚交友,说不出原因,之后她中断了咨询。

另一位女性,也是急切的要求我帮助她交友。后来我帮助她制定了细致的交友计划,我准备让她选择聊的来的男性去见见面,结果在见面前夕,她抱怨自己的情绪不好,希望我先帮她缓解情绪,一段时间后,又要谈相亲的事情了,她再一次抱怨说自己的情绪低落,不想去。   说到这里,我想起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的一句话:想嫁的女性,都能嫁出去。  这句话很犀利,言外之意是有的女性嘴上说想相亲恋爱。但是在行动上并不愿配合,那么只能说这两位女士在潜意识里其实并不想嫁人。分析原因无非就是童年早期中的亲密关系受过创伤,以至于她不敢再次踏入到新的亲密关系中。

  当然,这里要强调一下,现在的文化多元,不婚主义也不能说是问题,只能说是个人生活态度。我只是分析不婚的形成原因,不做批判,而且我们也没资格去批判别人。

  

远方:经济原因

不得不说,当下结婚的成本实在太高,有时候动辄几百万(房子、彩礼、汽车、首饰等等),这让当下的年轻人十分吃不消,家庭条件好的先不说,可我们大部分还是平凡人,能一下子拿出几百万的家庭毕竟不多。

有人会说,当下好多独生子女,家庭就这一个怎么就拿不出钱呢。没错的确有些家庭可以砸锅卖铁把钱凑齐,可很多独生子女的90后并不愿意父母背负如此高昂的代价,要知道父母辛苦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一下子花光不说,有些甚至还需要偿还巨额贷款。

这时候又有人会说,靠自己呗!数据显示,2017年一线城市应届生平均月薪在 6917 元左右,即使从清华大学毕业5年的第一批 90后,月薪也不过12352 元,这对于想在一线大城市结婚成家来说,真的不算多。

关于存款来说,有数据显示,90后56%的人没有存款。根据腾讯发布的《腾讯00后研究报告》显示,00后平均存款约1840元,约为90后平均存款的3倍,90后平均存款只有815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确这也是制约90后成家的重要因素。新观念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曲鹞奇:经济原因不能单一的来看,经济原因看似是一个现实问题,与心理无关对吧。仔细想想,如果你觉得肚子有点饿,于是你出门准备吃点东西,你想吃一顿海鲜盛宴。 但是一摸口袋,囊中羞涩,于是你转头去吃了一碗牛肉拉面。你不会因为吃不起海鲜大餐会绝食,甚至把自己饿出问题。这是因为人可以灵活的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但是这事放在婚姻上为什么就行不通了呢?前几年在网上曝出一位母亲给自己37岁的女儿征婚,这位母亲家庭也就是普通老百姓。但是她开出的征婚条件是至少200W彩礼,一套房子、一辆车。必须是全款。 结婚后,老两口也要和女儿女婿一起住! 据说这条视频已经是4年前的了,她的女儿到现在还是没嫁出去。

我在咨询中也见过一位男士,38岁,和母亲居住,他说一定要找一个90后,最好是95后,年龄太大的他不喜欢,而且一定是要漂亮的,学历、性格都不重要,一定要漂亮!否则宁愿一直单着。

所以大龄单身男女的问题在于,择偶条件过高,又不能接受下调这个条件,所以就处在上不上、下不下的地步。

择偶标准是他的自由,我们应该尊重。但是在现实情况下,相亲是存在条件匹配的问题。美国一位情感专家出过这么一道题, 就是说找张纸,把自己的年龄、学历、社会地位、经济水平、容貌、品德、交际 这7个项目用十分制打分。例如你的容貌、学历、收入是7分。但是你择偶的条件是要求对方的容貌、收入、学历要达到9分。 那么你相亲的成功率会比较低。因为在对应的项目中你和对方的条件差距过大了。当然也有条件较低的小伙子抱得美人归的例子,但这也只是极少数。 而且即使分值差距很大,当两个人在一起,最后也会出现情感的不稳定风险。

我的咨询中见过一个男士,学历比较高,工作很好,男士来自农村,凭着自己的努力取得现在的地位,男士的太太是一位高层领导的女儿,女孩家经济条件非常好。 结果在婚后,男士总是觉得自己和太太的感情上不对等,太太也不大看得起自己,在几年后,他太太提出离婚。男士找了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当的女士再婚。现在生活比前一段婚姻要幸福,

  

远方:人类天生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求,以前通过婚姻制度来实现这些需求,但是现在能够满足安全感、归属感的需求的东西非常多。

婚姻作为其中一个成本高昂、风险未知的选项,并不一定被人们青睐。

过去人们结婚并不完全是追求幸福与对爱情的负责,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为了传宗接代,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的典型代表,满足父母抱孙子和延续香火的意义。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下90后和过去几代人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们不再是集体主义者,而更倾向于个人主义——一切从自身出发为最终考量。

结婚更多不再赋予其更多婚姻意外的意义,而是追求幸福这个命题。所以遇不到那个可以让自己快乐幸福的伴侣宁愿独处终老。

曲鹞奇:说起现在的不婚主义,也是因为现在人们对于同一性危机的焦虑不是那么强了,越是在大城市、或者在高学历的人群中,人们会更加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同一性危机是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意思就是说:人们需要让自己和大众保持一致,不然就会感到压力。例如过去的农村,过了20岁的小伙子、大姑娘如果还没有说亲,就会沦为大龄剩女,可能嫁不出去了。 如果年龄更大,村里就会有闲言碎语,觉得这个年轻人要么是精神有问题,要么是身体有问题,不然怎么结不上婚呢。

    十几年前,中国最早一批的丁克族,也遇到过同一性危机,社会大众对这一类人是不理解的、甚至还会带有歧视。觉得他们可能什么地方有问题才选择不要孩子。现在社会包容程度、和自由度大幅度提高,很多人对丁克和不婚族见怪不怪了。最起码很多人自己虽然不会去实行不婚以及丁克,但是自己会尊重丁克和不婚族。

   以前的离婚率低,不一定真的代表过去的人真的幸福,有可能是过去对于离婚者的不接纳,导致有的人不敢离婚、羞于离婚。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的同一性危机没那么强烈了,有可能导致离婚数量激增。

包括现在有些孩子在学校里呆着就会呼吸困难、紧张、难受,一回到家就恢复正常。  现在的心理学把这个现象定义为一种恐惧症。随着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说不定未来心理学界和社会不再把恐惧上学当成疾病,而是把这种现象与不婚、丁克一样视为一种生活态度。不喜欢学校就在家学呗。学生可以选择网络或者家教这样的学习方式。

  

远方:在90后看来,没有该结婚的年龄,只有该结婚的感情;三十不是“而立”,三十只是“而已”;不是到了岁数就生孩子,而是做好准备后再谨慎地考虑要孩子的事儿。

俞飞鸿在一档节目中被采访,受到社交媒体上大批90后的追捧,他们认可这样的婚恋观:结婚或单身,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哪个舒服,选哪个。

比起“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他们更认可的是:人生的各个阶段不应以“ 25 岁结婚”、“28 岁生娃”这种年龄线划分,每个人的步伐是不同的,或快或慢,适合自己才好。

  

曲鹞奇:社会的自由度和包容为人们提供了多元的生活方式,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所以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之前,要从整个家庭的角度来看, 比如家里老人想抱孙子,想为孩子操持婚姻,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家长会觉得只有把孩子抚养到成家了,这个孩子才算是大人了,家长觉得自己才算完成了做父母的本分。所以当一个人选择不婚、丁克的时候,也要考虑父母的意见。而不是把捍卫自由当成挡箭牌。这不是自由,是自私。

     其次,当你在选择一个少数派的生活方式时,你就要提前做好思想准备,你未来要付出的代价能不能承受。现在网上很多文章是转向丁克族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批丁克一族已经步入到老年期,他们的老年该如何度过、他们内心里是否后悔。还有不婚主义者,可能一直陪伴父母生活,但是父母老了以后,离开自己了,不婚者可能真的要面对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了。 所以要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要提前对各种可能性有一个心理准备。

   第三,如果不婚、丁克,那么你是否能克服死亡焦虑。这个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提出,他说人们最终极的焦虑和恐惧来自于死亡。  但是死亡又是每个物种逃不过的命运。 所以人们应对死亡焦虑的有两个办法:有后代和对社会产生影响。对社会产生影响就是把自己的精神留在这个世界上,比如说古代的名人们,他们虽然已经作古,但他们的诗句和事迹千百年来一直被后世传颂,这就好比他们的生命没有彻底终结,他们的精神还保留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克服死亡焦虑的办法就是结婚生子,当一个人生命走向终结时,他想到自己还有后代继续生活,那么他的生命信息就不会在世界上消失。这有助于他更坦然的面对死亡。

  

  

远方:最后我想说,不婚主义虽然也是一种社会新型现象,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思想文化的进步和个人意识的觉醒。

在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教授尼尔进行过一份调查,采访500位100岁以上的老年人,问他们人生最大的遗憾。

超过18%的人表示,失去爱人,破坏夫妻关系,是此生最大之遗憾。

不婚族的确大量存在,结婚与否是个人权利,可以结婚,也可以不婚,但如若终身不婚,有可能到老了的时候就会后悔。

婚姻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使命,只是很简单地,很纯粹地,希望你的爱情,有个结果,你人生路上,有个陪伴者。






EN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