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学成才免费为农民工维权
向永兴现任重庆市奉节县外出青山区工会农民工维权站站长。1996年来汉打工,1997年在建筑工地被吊车铁笼打伤头部入院,老板得知他没有生命危险后,拒绝支付其医疗生活费用。一位病友为他写了一份劳动仲裁申请书,通过法律途径拿到医疗和补偿金7000多元。从此他边打工边自学法律,2005年拿到重庆工商大学法律专业大专文凭。
2000年至今,他克服各种压力和困难,坚持免费为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主动参与处理35起维权案件,为农民工索赔金额达500多万元,成了来汉务工农民工的“工棚律师”。
知识型技工 卫思想
量体裁衣0.1毫米误差都不放过
卫思想现任湖北美尔雅集团美红公司技术室主任。11年来,他爱岗敬业、勤于钻研,多次向车间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利用空闲时间与车间缝制工人一起制作讨论样衣。
为了使产品更加符合亚洲人的身材特点,突出品牌思想,卫思想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对设计出的新款制作版型,多次进行版型尺寸比对,哪怕0.1毫米的误差都不放过。他先后获得“全毛衬工艺西服”等三项国家技术专利;荣获黄石市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黄石市十佳进城务工青年等荣誉称号。
纺织状元刘沙
绝活一次看管16台织机
生于1985年10月的刘沙,现任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布机车间轮班长。她凭着一股拼劲和钻劲,进入车间不到半年,练就成“快手” 绝活,她一次能看管16台织机,数量比公司挡车女工平均要多出50%。她还打破公司“断经”停台处理的纪录,荣获“状元”称号。
刘沙被提拔担任成轮班长后,她探索总结的“一停二看三查”巡回法,将生产效率提高10%。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纺织技术骨干,先后荣获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先进生产工作者”等称号。
电工行家冉侃侃
爬杆架线为农村安全用电坚守
冉侃侃是松滋市三新农电有限公司新江口服务站低压三班员工。2002年,他被招聘到松滋供电所任农电工,先后从事过台区电工、营抄工、装接工、工作负责人,每样工作都成了供电所的行家里手。他先后总结和创新了多项节约安全用电技术和管理办法,为农村规范用电、降低用电损耗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一名农电工,在严寒酷暑,也要爬杆架线,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劳动强度大,工资又不高。但为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冉侃侃选择了坚守。
扫帚大王胡朝柱
农企合作带领8镇3872名农户致富
郧西县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朝柱,在建筑工地做工时发现的“扫帚”商机,1998年底回乡开始生产经营扫帚,从自己提篮叫卖到成立恒达扫帚厂。
2009年6月,胡朝柱吸纳当地52名加工扫帚的农民,成立了“郧西县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采用“基地+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模式,内联八个乡镇,带动3872余户增收致富。2010年成功申请注册“冬竹”牌商标。2012年10月,恒达扫帚合作社荣获“省级示范合作社”称号
创业之星郑中
反哺家乡铺路盖房建设新农村
湖北沙洋正中水镇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中,经历多年打工磨砺,创业成功后回报家乡。2010年7月,他放弃了在重庆如日中天的古建筑事业,回到故乡沙洋县官当镇王坪村,成立了湖北沙洋正中水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拉开了王坪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短短两年,王坪新农村建设一期宜居工程全部完工,308套住宅全部建成捐献给村民;长32公里的“四纵四横”乡村道路全面竣工;土地平整完成1400亩,有机种植农业初具规模……2012年底,水镇已纳入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郑中先后荣获荆门市“2010年度创业之星”、“2011年度优秀人才”等称号,并当选为荆门市政协委员。
现代鲁班赵业胜
重视管理泥瓦工蜕变成熟CEO
赵业胜现任松滋市兴盛劳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1989年高中毕业后,他成为宜昌市建筑总公司的一名泥瓦工。1995年,他组织30多人建立农村副业队,开始在宜昌、唐山、兰州等地创业。
2004年,他成立了松滋市兴盛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向大型企业学习成熟的管理方法,使公司渐渐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公司连续四年施工产值排在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所有劳务企业前列,参建的工程项目曾获“鲁班奖”。赵业胜报名参加了2012年CEO总裁培训班,继续学习企业管理。
金牌钻井工孟凡磊
速学要领带动班组提升素质
孟凡磊现任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40461钻井队副司钻。2010年大学毕业后,22岁的他成为江汉油田的一名石油工人。为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的钻井工,他勤学苦练,终于全面掌握了井队六个操作岗位的要领,打大钳一把成、下卡瓦一卡牢、对丝扣一下准、扣吊卡一次到位,成为井队操作的行家里手。
为了带动班组学习,他把课堂办到了岗位上,他和司钻还坚持开展“素质提升”系列活动。2012年,该班钻井进尺位居三个班组首位,孟凡磊在中石化集团公司业务竞赛中荣获石油钻井工金牌奖。
光缆牛人马海明
领头一线创造年产值约两亿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通信公司室外光缆车间工段长马海明,16岁来汉打工,从投身光缆生产开始,先后牵头解决了挤塑机螺杆清理难、绞合光缆退缆故障率高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室外光缆车间降本增效立下汗马功劳,赢得“马一刀”的技术牛人美誉,如今成长为光缆制作的技术骨干。
他带领返修团队,从光缆工艺和结构上入手,在返修设备上开动脑筋,开发出新的剥皮方法,解决了“8字缆”难以剥皮的问题,剥皮效率和成功率提高了3倍多。如今,他带领本工段80名技术工人在生产一线创造年产值约2亿元。
孝义建筑工谭学军
带母打工用忠诚回报公司
谭学军现在在宜昌市坤发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打工,12岁时父母离异,15岁时母亲不慎摔伤下身瘫痪。2009年在务工的坤发公司支持下,他将瘫痪的母亲接到工地。3年来,辗转数个工地,他背着母亲搬了7次家。现年72岁的母亲仍精神矍铄。
身负沉重的经济压力,但他并没有像其他工友那样,哪里的工钱高就去哪里干。好几次,其他工地开出了更高的工钱挖他去,他没走,“人要凭良心做事,现在的老板对我很好,我不能见利忘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