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开幕!

[复制链接] 0
回复
265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63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03:1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日上午9时,政协十堰市四届四次会议在市行政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各界的市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同绘美好蓝图。


大会执行主席陈家义、严炳洲、黄剑云、朱仕雄、李光富、杨立志、卢富昌、刘修俊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由市政协副主席杨立志主持。


市委书记周霁代表中共十堰市委书面致辞。市领导张维国、龙良文、彭承志、师永学、邬泽华、钟芝清、宋继光、周有顺、沈康荣、刘学勤、张慧莉、姚太和、潘晓东、孙学余、李发平等,市政协老领导蓝官衡、孔庆藻、邸永魁,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负责人,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就座。驻市全国、省政协委员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应邀列席开幕式。


大会应到委员319名,实到295名。上午9时,杨立志宣布大会开幕,庄严的国歌响彻会场。


会议首先审议通过了政协十堰市四届四次会议议程。


周霁书面致辞。他说,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隆重开幕,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十堰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办成了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全市市域经济总量跨越千亿大关,人均GDP过5000美元,武当山机场全面开工,十白高速建成通车,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汉江生态经济带成为全省“两圈两带”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对口协作深入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蓄水,“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开创了十堰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新局面。一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全市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新的一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四届七次、八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在生态文明建设、转型跨越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的奋斗目标,坚持解放思想、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全方位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加快构建“一核多支点”发展格局,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奋力开创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


周霁希望全市各级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和作用,更好地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定位,针对我市在全面深化改革、转型跨越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为我市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献计出力。


陈家义代表政协十堰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常委会工作情况。他说,2013年,政协十堰市委员会在中共十堰市委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主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凝聚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为推动十堰转型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新的一年,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优势和职能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有新作为,在推动十堰转型跨越发展中有新办法,在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中有新探索。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为推动十堰转型跨越发展献计出力;畅通联系界别群众的渠道;积极推进团结合作与交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共同谱写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卢富昌代表政协十堰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提案工作情况。他说,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共提交提案333件。经审查,立案313件,不予立案和并案处理20件。截止2013年12月底,提案全部办复,办复率、见面率达到100%,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9.4%。


刘修俊在会上宣读了《关于表彰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以来优秀提案的决定》,《关于打造国际汽车文化名城的建议》等10件优秀提案获得表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装修招标登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