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段时间,新闻上天梯都在播报房贷收紧的消息。房贷收紧到底对咱们老百 姓来说有啥影响?那些虚空的条条文件,落实到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到底对我们影响有多大?
! W1 r6 I$ {% P6 Y N) L
! J+ W- ^& \+ Y! u7 }$ Y 我自己查了下,发现大家对这个房贷收紧有些误区。; h' ?6 v3 t! _! }4 K
/ d' p0 a( u$ D
房贷收紧,房 价会下降?No!, M2 a& r- G7 ?8 b$ E( P
6 X8 {' R; L6 z8 U; B) L
实际上,部分银 行暂停房贷,只是因为人家银 行内部调整信 贷,造成这样的结果。银 行为啥要这时候调整信 贷呢?这是因为,“金九银十”都集结在第四季度,这就使得第四季度买房的人特别多。另外一个问题,为啥第四季度买房的人多?因为年底了,人家楼 盘销 售人员要年底考核,当然要为了业绩抓把劲儿卖房子了!就像男人每天都和不同女人ML一样,到最后就算是再漂亮的女人肯定也会没力气搞了,这时候就要靠蔼猆迪科来一次最后的冲锋!
3 h$ i8 h9 j& j4 c" A% z3 U
9 _3 K4 d5 J7 ^# |4 G( B) ^ 这时候到底买不买房子?YesorNO?( s! h% u, L& E+ l/ l% Y; }! {' L
" Y% m/ F4 w T' O
也有人会想,既然现在是这样一个市场情况,咱们到底应不应该买房?答 案是看你自己。本人就在这个时期内买的房,但是房贷还没有审批下来。因为国五条的出 台,国 家现在对第一套房还是很支持的(因为人家限 制了第二套房),所以绝对不可能出现大规模大范围的“禁止贷 款”的情况,而且如果现在买了,签约也要一到俩个月,现在是年底,到签约的时候已经年初了,到时候市场依旧会回暖。银 行的信 贷政 策也会调整。所以,个人认为是可以买房的,这个要看个人。你要是条件真的不符合,人家银 行不给你贷 款,那只能认栽。
7 P! _+ A2 A- S3 J- |
& v% t" _4 z* Z9 |9 M: B5 m 房产税来了,对咱们有啥影响?7 l8 Y& X% w& R5 Q% V) ?" o
& U# b5 e. U; X0 p9 a8 L5 l 先来说下房产税的征收标准,有从价或从租两种情况:% B9 I& m" y* r* a' C, I* T
4 q' S: V" J5 y+ G (1)从价计征的,其计税依据为房产原值一次减去10%--30%后的余值;; ^$ W u* W, O
2 ~, z! _- P$ K) u) @
(2)从租计征的(即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从价计征10%--30%的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 府确定。如浙江省规定具体减除幅度为30%。
/ m% @, Q/ ]/ H" V
7 S( P: n0 w/ D 房产税税率采用比例税率。按照房产余值计征的,年税率为1.2%;按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年税率为12%。
) y/ H0 C" |0 c
+ b% K4 s8 c9 P% { 房产税应纳 税额的计算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 J* ~0 d* g2 B8 L2 r$ l; F+ n. d5 N7 k" H" z
(1)以房产原值为计税依据的
! k2 V$ g$ v3 f+ ~8 t# s1 t& D I
; Q6 }. M) t4 z& ` g' Y& M$ E5 c 应纳 税额=房产原值*(1-10%或30%)*税率(1.2%)& G+ h1 j( P2 m1 n7 v6 N( f/ N
3 A0 U a: b$ B! Z5 s (2)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的
: x- f$ q7 `3 R8 A! g4 }& j- j/ u
0 G2 X$ g/ h$ r) F 应纳 税额=房产租金收入*税率(12%)
4 m" w" R. b0 M) V$ C
9 P/ `7 N0 b9 a s: B) o* u 11月就要开三中全 会了,一直都有消息说要推出新的土改政 策。虽然现在出现了限购限贷(已经出 台),但是房产税全面征收还在雏形中。个人认为房产税,房产税试点城市的范围扩大是肯定的,因为目前上 海和重庆试点非常成功。中 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经济模式走到最后,其实都是殊途同归。看看现在的欧美国 家,人家早都实施房产税了。房产税到底是啥意思?其实说明白些,就是你买了房子,你要是用它的话,你还得交钱。就好比你现在出去吃饭还要交税,一个道理。所以未来的趋势就是:买房容易,养房难!
0 L9 k# @$ A) D
. x5 {2 @) c# @6 i5 T: h 所以,大家买房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为啥买?买啥样的房?准备贷多少?这些一定要精打细算,因为以后的政 策会越来越多,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房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