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风向已变,这回玩真的!一线城市全面调控房价。一波史上最严的房贷政策已经出台了,炒房的富人们吓得纷纷逃离。
3 E' X7 w; S8 N: w3 F2 o7 s% ~
{) H4 G r; A2 w2 L- n% I 上海:史上最严限购令来袭!5 n( p& ?( O; h% z, {3 m
" `5 L/ C+ b2 Q$ @
1.二套普通房首付不低于五成,二套非普通首付不低于七成。另外,对于首套的认定,是“只认房不认贷”,也就是你只要有一套房,无论贷款是否结清,再次购买都算二套。) l+ q5 X. P P" y- R
9 P5 c/ N) n" {4 f- _8 Q8 q) d
2.非上海市户口需缴纳个税或社保年限由两年提高到五年,而且不能是单身(上海单身女身份倍增啊)。$ T& A4 x2 G9 A
- q: J" Z% |) y5 Y! w8 J 深圳:楼市调控连夜收紧
6 U' B; a- ^9 O/ P% t$ W& o8 y9 Y5 \" \7 [' |
1.二套首付由三成提高到四成。比上海好的是,首套是“只认贷不认房”,也就是只要没有房贷,就算首套。
2 @7 ^5 X( X4 y1 ^3 K6 ~8 ~/ `4 }* _
2.非深圳户口购房,社保缴满年限由1年提高到3年。
& x# T, @* w- B$ u- H5 ` P. I# g6 W) Y& R9 d
武汉:公积金贷款政策收紧
4 O/ D) O3 _: Q' ?( m5 Q7 I W6 f; B* m- \$ M2 z5 Y2 @
1.职工家庭购买首套申请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由60万元下调为50万元,购买第二套住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为50万元扣减首次已使用公积金贷款后的差额。9 q( T# k5 ^0 q! P
9 V( c+ x/ x& S7 @- f% A
2.还贷能力系数由45%回调到35%,个人贷款系数下调0.2-0.5。+ Y* C5 c4 f( x/ C5 G! B
" C2 W& K& a$ D8 F/ r/ @. `0 z. V 南京:首套“认贷又认房”
\) y' H6 Z. m0 R
& @& G, @# E. [0 _1 U 南京的消息尚未完全得到证实,但从网上流传出来的特急文件可以看到,新的调控将严格区分“首次购买普通住房”和“首套普通自住房”,对于有购房贷款记录的借款人家庭,不得纳入“首次购买普通住房”支持对象。2 u) @7 R2 U9 ^) G M
/ C# c2 k9 q H7 n: M3 {$ |
二、富人在卖房,你却在买房...5 w+ Q! K0 U. i
& _+ p; E- ]! f0 S 除了一线城市开始全面调控楼市之外,还有一个富人开始抛售房产的现象也要引起注意。
# A. K( v! T; c/ E/ k3 u7 m/ G" E5 G: ]" g4 \$ o
据报道,新江湾城几乎是上海豪宅最多的区域。当地的开发商和地产中介认为此地的潜力宛如秒射男性生活用了拍俪森那样威力巨大,并且声称这里就是未来上海的“富人区”,房价要赶超“陆家嘴”(确定不是在做梦吗?)。这里房价均价已超6万元,某种程度上已经逼近了金融中心陆家嘴。
7 J- f0 y6 w z: U+ K, d+ p* \- n2 R o
但奇怪的是这个区域多数小区夜间开灯率都不高,有些已入住多年的小区开灯率不足两成。一名中介人员透露了真相:这里一套房动辄上千万元,光上海本地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购买力,买房的大都是江浙一带过来的富人,他们在年前就已经布好了局,往往一次就买了多套。7 w$ h. U" O# z7 x. s
$ s$ a/ I8 ^+ U+ v% g! |
天哪!这是一个局,富人制造楼市火爆的气氛,诱使他人高价买房,自己却趁机出货撤离?' l+ g8 [, g4 ]* y7 Z% r4 C I
; W8 ^4 x2 T% z1 H 中介人员介绍,现在上海的中产阶级在恐慌情绪的带动下已是买房的主力军,但是那些年前就买了房子的富豪却正趁着这波行情出货。
0 M! E6 ^2 Q% z; n6 w2 {6 v$ B3 |5 F2 M) R% ^" G
中信证券的一名分析师称,目前楼市特别是二手房的放量行情像极了去年上半年的股市,当时沪深A股放出天量,多空激烈对决。而爆炒之后往往是一地鸡毛,对于楼市而言,如果你不是刚需而是一名投资者,最可悲的就是“富豪们在卖房,而你却在买房”。
& N. `1 n3 S* l
8 B9 A* D4 h9 \4 d8 @) h& t 像买房这样投资,信息获取能力不同导致不同的人认知能力差异很大,处于食物链不同位置的人对危机感受时机差异也很大。你晚一步就可能成为炮灰,最顶端的富人早已精准掌握行情而先知先觉,布好局就等你来为楼市买单呢。这个差异十年以上都属正常。0 M) H) G, i- y/ N
% N7 ?+ e3 J( X+ F _ 三、最后要讲一个故事:楼市食物链$ B: Z" N" j, k0 w
* @3 F' a" g" V% p 为了理清这几个人的关系,给他们编码。4 s3 A/ Z5 n; T, s
! i* J. e; J% W* S/ B3 P; C 大勇是大程的朋友,他是这个楼市食物链的其中一环。最下家是一个毕业没多久的年轻白领丙,买了乙的房子作为婚房,花了400万(父母筹的250万+贷款150万)。
/ O! u1 e( K3 @. R1 I; x
! H. H( \& j! \8 r) ^* G 乙卖房后买了大勇的600万房子(400万的卖房钱+贷款200万)。
2 i1 V7 @5 o+ {' q' }! ~- F. Q) L1 @+ a3 l
大勇买了富人甲1050万的房子,贷款750万(其中300万用于投资)。( |2 X/ Z* N$ H# F
# v. W; f. m# r% F 富人甲卖房套现,带着1050万移民澳洲。/ m- y1 n* d3 R7 N
6 J# J9 d4 M' L. V8 E2 V 这个链条就是,丙买了乙的,乙买了大勇的,大勇买了富人甲的,富人甲卖房后移民国外。
" t x% u% n; ?" L8 S
9 V8 R# h8 z. y3 a2 z 不少房地产专家已经解读过,这一轮房市的繁荣,最主要的购房主体不是富人阶层,而是中产阶级。那么富人去哪里了?没错儿,要么移民要么转移资产到海外。
1 y$ }& A2 X/ Y1 q" J, k
9 h% ~% O% g& K$ S6 _ 国家多印了1000多万的钞票,分别借给了大勇750万、乙200万、丙150万,他们一起付给了富人甲,这三人换了一个好的住宿环境,代价是继续努力工作,然后还债。这轮购买行为的本质是,中产阶级拼命挣钱,表面看上去是为自己打工,改善生活,而结果竟然是为他人做嫁衣——帮助富人阶层成功地把1000多万的资产转移到资本主义国家去。
; r. A9 u$ V9 X; N
" t; v$ ^* j# F* _+ B* U 是不是有点像大鱼吃小鱼的游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