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源远流长,邂逅久负盛名的汉江水

[复制链接] 0
回复
1018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62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11: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江,在中国大河序列中有着重要位次,古人将其与长江黄河淮河并提,称为“江河淮汉”。

这条江,比长江、黄河还早7亿年,是中国汉语言、汉民族、汉文化的发源地。在这里,人们发现了8000万年前“中生代的地球统治者”恐龙叱咤风云的身姿。在这里,发现了距今100多万年的古人头骨,它改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说法,向世界宣称:郧县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汉江,记录着郧阳大地的光荣与梦想。早在郧阳府时期,郧阳就是汉江上的翘楚重镇,繁华商业、商贾聚集、百货登市、人杰地灵。

汉江水,哺育着沿线华夏子孙的成长,也孕育了郧阳几个世纪的辉煌。

寻根问源 大美汉江


& v! T- i+ S& z  Y7 g$ ?
. J. z1 ~  G. r: `/ x( Q

5 F8 W" u5 ?, q& g( y/ I9 P

//汉江示意图//

汉江,又称汉水,汉江河,是长江最大的支流,现代水文认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水,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

作为夹于长江、黄河之间的最大水系,汉江处于中国的中心地域,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区域,而处于汉江中游的郧阳,从军事上南控襄汉,东接宛洛,北通关陇,西连巴蜀,故在古代的冷兵器时代,历来为兵家所必争。

核心区位 枢纽作用

* g" t% H! D5 w8 {$ j
. b2 o$ f$ a" u- Z/ I1 c6 A

, f7 z* \: h4 @7 H/ \; F

//老郧阳码头示意图//

大自然似乎格外偏爱郧阳这方水土,形成了母亲河汉江,成就了雄踞中国版图中部的神农架“中央山系”,造就了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江野肥沃的大郧阳。因其独特的地域优势、交通条件、政治环境、军事位置,决定了历朝历代大批外地人迁入。

秦汉之后各朝代,为便于充分利用汉水运输之便和郧关枢纽作用,于郧县江南、江北修驿道、设驿站,以供官差商旅往来使用。因此,各地商人纷纷赴郧设店立肆。至于宋元明清,郧县已是“舟车贾贩周于四方”,千舸万舻游弋汉江,“商族往还船乘不绝”。

紫气东来 文脉福地

& S- i4 F2 k0 C; I+ g- _
& _6 f5 }2 S# d+ ^3 ^

  m. U+ G: W% g" A. M. y

//郧阳区示意图//

一条大江,将郧阳划为两半。天数地理,定格“北强南弱”,而艰苦奋斗的郧阳人以一次又一次划时代的突围,以前所未有的思路,让郧阳发展跳出了囿于江北的千年定势——

2004年,郧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一江二桥三镇”的城市发展战略,开始着力把郧县打造成十堰后花园。2007年,郧县成立经济开发区,长岭这片沉睡了数千年的黄土丘陵,一时间开山造地,炮声冲天;挖土运土,机械轰鸣,一片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从荒山丘陵向城市新区演变。2015年5月28日,历经六年奔波、三年建设的郧阳汉江大桥正式通车。同年10月20日,十郧城际公交开通。2012年10月12日,在郧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汇报会上,市委书记周霁明确提出:支持郧县建设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强调:规划是龙头和总纲,“生态”是前提和基础,“滨江”是优势和特色,“新区”是功能和定位。

翻阅郧阳史册,不断的变迁谱写着属于郧阳的新时代。亦向我们证明着,昔日承载文明奇迹诞生的汉江,是郧阳不断前进发展紫气东来之福地。

7 I4 u3 ?9 f/ I
6 M/ X3 E2 K. {! ?, D% L
/ j- s3 s. n4 F6 A! y/ O1 H$ Y

+ M2 D2 u) {3 d5 z! w" @5 I

//项目效果图//

城市因水而兴,汉江,承载着郧阳的千年的发展,孕育了郧阳的文化,对于郧阳人民来说,汉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新时代·江屿城,择址地灵江美之处——郧阳滨江大道,文脉之上,紫气东来。拥享270°“最美江景一公里”,为您打造专属的江畔艺术生活。

6 a! H9 R# c" D+ N' _' M6 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