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论坛

标题: 房县深山发现巨型石“陀螺” [打印本页]

作者: syip    时间: 2016-7-3 18:30
标题: 房县深山发现巨型石“陀螺”
# z, W, V  R$ p' U' u
巨型石“陀螺”

( C8 w; @# }. T6 i) G& `% f" D2 @

8 f- A0 h) Q. E: D) k
安放巨大石“陀螺”的莲花座

1 n" j8 `  J+ y; T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通讯员 袁君 记者 李寅 报道: 近日, 市民俗学会会长、市诗经尹吉甫暨生态文化研究咨询中心主任袁正洪与房县大木厂镇干部吴吉福等一行,在该镇调研千佛洞生态文化旅游与产业扶贫资源时,在马进村深山岩屋寺中发现一个高达2.16米、直径达1.33米的古代石制“陀螺”。据测算,这个石“陀螺”重量超过5吨,十分罕见。2 s: }# N4 w9 `2 u* G/ ?; V- L1 x
深山发现巨型古代石“陀螺”
6 k4 I/ V: {7 \4月1日,袁正洪第6次来到马进村,由村民段国正热心当向导,登山来到生态天然原始,历史文化厚重的岩屋寺。2 Z' h* P3 ]; K3 p8 {
岩屋寺,亦名灵应岩,其主岩屋高约15米,长11米,宽13.4米,岩壁呈蜂窝状, 奇特引人注目,岩屋两侧岩石上古树的根藤婀娜多姿, 似龙似蛇。岩屋内有1块1.76米高的石碑, 由于饱经风雨沧桑,碑文已风化看不见字,碑额上有“德万斯年”四个大字。据查语出:《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形容年代长远,蒙受老天的保佑,古时多用于祈愿国运绵长。“德万斯年” 也意为美好道德长远,代代传承。(诗经之乡房县是西周太师、周宣王时期《诗经》总编纂者尹吉甫故里)& @2 q2 K0 R( w
绕主岩屋向北,高度不等的岩屋相连长达180余米。岩屋最北端就是“陀螺岩”, 有一巨大石制“陀螺”,“陀螺”原来应该安放在长1.46米、宽1.38米、高1.42米的石制7层莲花座上,“陀螺” 顶朝上, “陀螺”平面上有直径0.43米、高0.15米的小圆柱正好安放在莲花座上直径0.45米、深0.15米的圆坐孔中。据村里老人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时,“陀螺”被人用工具撬倒, 使得高2.16米、直径1.33米、围径长4.6米的“陀螺” 滚到距岩屋莲花座10余米远的坡沟中。据测算,这个石“陀螺”, 重量超过5吨。
; @/ b' U' ]3 f6 a4 [7 j石“陀螺”有待专家考证3 @/ K. f$ u- ]9 `' V" n
陀螺,亦叫陀罗。据有关资料介绍,陀螺的历史悠久,在我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陀螺是传统的民俗体育技艺娱乐项目,如乡村儿童打陀螺。5 w1 I; C) p* s! ~  _- U( g# \
房县民俗中,陀螺也叫得乐、转转,得乐谐音表示“得到快乐”; 转转谐音“赚”( 吉祥发财)。例如当地猪舌头叫“赚头”, 农户杀年猪不卖猪舌头,“赚头”(猪舌头)留在自家吃,寓意年年有“赚头”。! q3 b! Y2 \4 c
据马进村村民介绍说,到岩屋寺围着巨石“陀螺” 转, 象征转好运、得吉祥。也有民俗专家说得乐的“得”谐音“德”, 修德养身,心里宽然,幸福美好。多种说法,莫衷一是。这么巨大的石“陀螺” 是就地取石制作?还是从别的地方运到深山?石“陀螺” 在岩屋寺象征什么?这是深山岩寺之谜,有待专家研究考证。




欢迎光临 鄂西北论坛 (http://bbs.syi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