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论坛

标题: 十堰大学校园内上演“中国合伙人” [打印本页]

作者: syip    时间: 2016-5-25 09:04
标题: 十堰大学校园内上演“中国合伙人”
      在校生想创业还能拥有实体店?记者昨日从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悉,该院斥资20余万元将图书馆负二层校园超市后约500平方米的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开辟十堰市首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有7家各具特色,创新简约的店面入驻基地。

找准商机 校园内上演“中国合伙人”

      十一假期过后,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超市前原本空旷的场地上多了18辆配置高端的自行车,风格清新的海报上醒目地写着“风向标骑行俱乐部,欢迎您的加入”。这个“俱乐部”并非学院社团组织,而是两个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为户外骑行爱好者提供租车服务。

      “根据不同车型,我们每天收费也不同,而且会员还有更优惠价格,一辆配置不错的自行车20元一天。”俱乐部老板之一的汽车工程系2011级学生陈锐说,他和建筑工程系的胡小闯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就尝试着做这个项目。经过四处寻觅,他们发现租车业务在十堰高校是一项空白。两人就筹钱买进首批自行车,筹建“风向标骑行俱乐部”。

      无独有偶,新格调校园创意礼品店的老板、艺术设计系大三学子肖扬秦雄,也是因为朋友选择有创意的手工礼品遍寻不得,便想到要开一家校园创意礼品店。这家创意礼品店,不仅商品有特色,陈设和装修也显得极具立体感和空间感。

      经营数码产品的90时尚数码店的老板、2013级应用电子专业毕业生谢杰,也将创业项目与自己专业紧密结合。谢杰说,在学校开店,有很多优惠政策,经营业务与他所学专业相结合,而且他还邀请同届的经济贸易系会计专业毕业生杨梦做“合伙人”,两人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在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备后开始了自己的“微创业”。

老师当参谋 “孵化”一年变实体店

      “通过举办创业培训、创业设计大赛,学院鼓励学生创业团队携有发展潜力、与专业紧密结合的项目入驻创业创新孵化基地,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优惠政策的落实,帮助这些创业团队实现创业梦想。” 该院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贺兴虎介绍,迄今为止,学院开展SYB创业培训近20期,累计参加创业培训近千人。

      今年4月,学院斥资20余万元将图书馆负二层校园超市后约500平方米的空间进行统一规划,动工装修成为独立、时尚、亮丽的店面,为在校生及3年内毕业生的创业计划做孵化基地,并免费为入驻公司提供网络端口、电源接口、办公桌椅、资料柜等办公设备,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硬件支持。

      学院为每个创业团队配备一位指导老师,为学子引路。还聘请校内外专家、专业教师、创业人士等为学生创业公司的发展提供指导。

      创业孵化基地相关规定还指出,在校大学生创业见习公司在基地孵化期限为一年,期满后需要继续孵化的,必须在工商部门注册独立法人公司,孵化累计不超过3年。毕业生创业公司在基地孵化期限不超过3年。用一年的时间让创业团队熟悉各项流程、业务,一年之后鼓励创业公司走向社会,让每一个创业团队都有更加持续的发展动力。

初战告捷 梦想开辟校外市场

      除了见习创业项目,孵化基地里还有毕业生创办的相对成熟的公司,十堰市贝尔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湖北天仁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老板就是艺术设计系2010级毕业生高攀峰和王腾云。他们的公司进驻基地,吸纳不少在校大学生进驻公司做兼职,起到良好的朋辈效应。

      在店里帮忙的过程中,我也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为自己的未来早作打算。”锐芯电脑服务店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刘真说,早在大一入校时他就参加了学院的计算机协会,帮助校内师生维修电脑,其间,协会组织活动到社区,帮居民义务修电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不少电脑维修实践经验。他想再积累一年经验,毕业后继续做这个项目,把这个项目做大、做好、做出品牌效应。

      以创新意识快人一步,创业首战告捷的“风向标俱乐部”并不满足,胡小闯信心十足地说:“如今,我们买车的本钱已经基本赚回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我们也对市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下一步我们想拓宽业务范围,为户外运动者提供帐篷、野炊炊具等零售和出租服务。”

      如今校园创业的热潮一浪接一浪。据悉,机电系在校学子申报的十堰木木淘吧网店咨询服务中心正在审核中,经贸系学子经营的淘宝天猫实体店已到了装修阶段。届时,该创业孵化基地将容纳50家各具特色的实体店




欢迎光临 鄂西北论坛 (http://bbs.syi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