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论坛
标题: 湖北十堰采风散记 为首都守好一方净水 [打印本页]
作者: syip 时间: 2016-5-1 06:30
标题: 湖北十堰采风散记 为首都守好一方净水
最早知道湖北十堰是源于那里的武当山和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记得首次去十堰还是2006年“十一”国庆节的一次湖北自驾游。那次因武当山而选择了十堰作为了出行的第一站。七年过去了,没想到又有了一次虽然时间短暂,但却留下一个全新感觉和回味无穷的十堰美好之旅。
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资料图片)
2013年7月20日,记者与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品牌总监常量等一行前往十堰采风。谁承想,从北京南苑机场登机时竟和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同志同行。而与周书记的简短交流虽够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采访,但他的一席话,却令记者一下对十堰与首都北京的密切关系有了很深的认识。于是也就促成了记者这篇报道的题目:为首都守好一方净水。
俯瞰丹江口(资料图片)
记得周霁书记向记者说:我们十堰有汽车、武当山、水源地的三个亮点。其中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如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守护好为首都输送的一方净水,不辜负党中央及北京对我们的关心和希望。尤其在保护环境方面,一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从内到外都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号召所有的十堰人民都要努力增强环保意识,为首都保护好一方净水。
丹江口水库景色宜人(资料图片)
听着周霁书记简短的一席话,顿时让我这个从小北京生、北京长,如今仍然生活工作在北京的普通百姓,感到心里热乎乎的。而从和周书记机缘巧合相遇的行程开始,冥冥之中就令记者感觉到,我们此行的十堰之旅绝对会有不小的收获。
十堰郧县九龙瀑风光(资料图片)
当日傍晚近八点,记者一行乘坐的KN2613航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降落在襄阳机场。十堰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周义波与该台主持人郝莉,拿着鲜花早已在机场外迎候我们。同周霁书记在机场留影话别后,我们乘车顺高速公路前往十堰市。
十堰人民公园(摄影:冯赣勇)
行程中,周义波向我们简要地介绍了十堰的情况。十堰位于武当山北麓中低山区,汉江南岸,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堰市域在商、周时属绞、庸等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利县;东汉、魏时属锡县;唐、宋时属武当郡郧乡县;元代始设郧县。清代中期,这里的人们为谋生计,先后在百二河与犟河上筑起堤坝,以蓄水灌溉农田,称堤坝谓之“堰”,两河之上筑坝共十道,故名“十堰”。
武当山风光(摄影:冯赣勇)
十堰还是道教和“武当拳”的发祥地,武当道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武当山风景旅游区如今也是全国五A级景区中的一员。每天海内外数不胜数的游客们都慕名纷至沓来。
位于十堰的东风汽车商用车办公大楼(摄影:冯赣勇)
位于湖北的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现已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十堰创立至今,转瞬之间40多年过去了。作为中国汽车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十堰的建设发展可谓硕果累累。虽然总部于2003年搬到了武汉,但是目前一部分商务车的生产依然还在十堰。
驱车进行在十堰城区(摄影:冯赣勇)
7月31日,我们开始十堰之旅的行程。在同周义波副台长的交流中,我们得知,拥有“名山、秀水、车都”三张亮丽名片的十堰,如今正在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契机,努力用全新的理念谋划和推进十堰生态滨江新区的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十堰城市的新地标。与此同时,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建设十堰生态滨江新区,也是湖北十堰市委、市政府立足郧县实际,着眼全市大局,统筹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记者一行在十堰下榻的酒店夜景(摄影:冯赣勇)
十堰生态滨江新区是水源区的重大亮点,而作为拥有武当仙山,灵气飞扬;丹江水库,碧波荡漾;百里车城,中外驰名的十堰,总是得到机遇的特别眷顾。湖北省政府研究室黎继博士认为,十堰若能抓住、用好源源而来的机遇,完全可以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人才、信息、技术、资本、市场集聚地,建成区域中心城市,而这正是湖北十堰的梦想。
十堰市街景(摄影:冯赣勇)
2013年5月中旬,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在丹江口库区视察时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成败在水质,湖北十堰是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希望进一步做好水源保护工作,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100平方公里水面,100平方公里生态屏障,100平方公里产业与生态建设用地。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建设让人大开眼界!湖北省政府参事、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感慨:十堰生态滨江新区把区域当景区建、把设施当景点建、把产业当景观建,生态文明将来定能优于、雅于周边,成为国家清洁水源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十堰人民广场的雕塑造型(摄影:冯赣勇)
在记者看来,建设生态滨江新区的一切,集中起来离不开一个“水”字。这也正是十堰的重要优势所在。记者了解到:十堰市城区河道分属三大流域:一是泗河流域的马家河、茅塔河、田湖堰河;二是神定河流域的百二河、张湾河、红卫河、岩洞沟、神定河干流;三是犟河流域。泗河、神定河直接汇入汉江,犟河流入堵河后进入汉江。而据统计,十堰共有大小河流2489条,河长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65条。汉江上游有10条支流在十堰境内,年汇入丹江口水库水量占年汇水量的87%。
武当八景之一陆海奔潮(资料图片)
周义波副台长对记者介绍说:对于十堰的生态环保问题,我们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周霁多次强调:“对十堰而言,抓生态环保,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是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市长张维国也指出:“生态建设并不是十堰发展的制约,而是十堰发展的前提、资格和产业,抓生态建设就是抓发展。”
特别是为了确保一库清水送北京,我们十堰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声势浩大的“清水行动”。累计投入生态环保资金50多亿元,整治800多个排污口,建设污水处理厂11座、垃圾处理厂6座、垃圾处理池(桶)96830个、垃圾中转站65个、人工湿地17个,保证了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及以上标准,达到了国家的要求。如今全市已建成12座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处理能力45.6万吨/日,当前11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年消减COD约1.92万吨。随着十堰城区3座污水处理厂同时运营,日处理污水能力将从现在的21.5万吨增加到26.5万吨。
十堰博物馆(摄影:冯赣勇)
为了保护水质,十堰还着力改变传统农耕方式。大力推广节能、节地、节水农业,同时继续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十堰市8个县市区均被纳入天然林保护实施范围,实现了“天保工程”全覆盖。全市森林面积达1843万亩,居全省市州首位,森林覆盖率达53%,名列全省第三,有效涵养了水源,确保一江清水润泽北方。
十堰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办公大楼(摄影:冯赣勇)
河流是城市的“血脉”,是一座城市灵气、活力和品质之源。而十堰市新规划紧扣核心要素:“山、水、林、文、城”,明确通过对河流的保护和利用,发挥其生态和景观价值,从而强化城水相融的特色风貌,真正建设“山水相间、水在城中”的城市格局。
十堰人民商场(摄影:冯赣勇)
也许正是在十堰这种良好自然环境的感召下,瑞典沃尔沃集团首席执行官欧罗夫.佩森在考察十堰后毅然决定了与东风汽车公司的商用车合作项目。今年年初,东风汽车公司与沃尔沃集团以55∶45的股比正式宣告成立合资公司。欧罗夫.佩森在考察中,怎么也想不到,一个以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竟然能坐落在群山翠柏的环抱中,不禁称赞道:十堰的环境比北欧还要好,这是一座连空气都能吃的城市!可见,合作项目的成功也是十堰生态效应理应结出的美丽硕果。
武当山琼台中观(摄影:冯赣勇)
时下,驱车行进在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宽阔平坦的马路在延伸,花园式的工厂在崛起。这片热土,将倒映出一座彩蝶翻飞般的滨湖新城,也寄托着一座“新十堰城”的希望,成为全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力点。
宋代书法家米芾为武当山题写的“第一山”摩岩石刻(摄影:冯赣勇)
来十堰到武当山是必看的。7月31日上午,周义波副台长亲自驱车陪我们前往。来到景区入口处时,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工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冯开春同志等候在那里,他说,为了能使我们此行对武当山的深入了解,特意安排了一名叫李春雪的导游员陪同前往。
面貌一新的武当山索道站(摄影:冯赣勇)
真没想到这位看着年龄不大的小姑娘,却是一名知识广博,而且很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优秀导游。她全程的讲解很有特点,将其枯燥的历史人文知识的书面语言,巧妙地用于口语的表述中,通过引经据典,讲古博今,其妙趣横生,绘声绘色,声音甜美的讲解,令我们的武当山之行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仰望武当山金顶(摄影:冯赣勇)
记者一行驱车上山径直来到索道站。七年未来,如今的索道站已整修得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看着眼前宽敞的大厅,当年的记忆早已荡然无存。特别是乘坐的缆车也已升级换代为能乘六人的厢式。乘缆车上去距离武当山著名的金顶就很近了。行程中,李春雪对武当山的介绍也向我们娓娓道来。
武当山上的连心锁(摄影:冯赣勇)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它与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组成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武当山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据相传我国黄帝时代,西部有一个美丽的净乐国,净乐国的太子生来聪明,读书过目不忘,练武,一学就会。但他却不肯继承王位,到处拜师学道,想要成仙升天。后来,太子经“玉清圣祖”紫元君的点化,来到一座仙山修炼了42年,功成升天,后被天地封为“玄武上帝”和“荡摩天尊”。后人因此便将玄武修炼的仙山称之为武当山,意为“非玄武不足以当之”。另外,武当山还因武当拳而出名。其中武林中人张三丰更是享誉武当山。武当山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历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
武当山中的太极宗师张三丰铜像(摄影:冯赣勇)
武当山位于巴山汉水之间,被号称为“方圆八百里”,实际面积有624里,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以其自然景观瑰丽宏伟而著称于世。其地貌特征素有“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奇观。全山游程约60公里。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1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剑雄峙苍穹,以“一柱擎天”标名天下。
位于武当山金顶处的“擎天一柱”石刻(摄影:冯赣勇)
下了缆车登石阶而上来到一座高台,“一柱擎天”的石刻立刻进入人们的眼帘。而这里离金顶已近在咫尺。武当山金顶耸立在海拔1,612米高的武当山主峰——天柱峰之巅,金顶建于明永乐十一年,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精华,高5.5米,宽5.8米,进深4.2米。除基石是用花岗岩石铺垫外,全部铜铸结构,分鎏赤金,故称“金殿”。
记者一行在武当山金顶留影(摄影:李春雪)
金殿内有“真武”披发跣足的鎏金铜像,左右侍立“金童捧册”、“玉女捧宝”、水、火二将,全系铜铸金饰,姿态各异,造型逼真;群像和殿内香案供桌等整个金殿铆铸拼焊一体,虽经沧桑,仍完好无损,崭新如初。来这里虔诚祭拜烧香的游客们使金顶周围云烟缭绕。
武当山云海(摄影:冯赣勇)
午饭后,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工委宣传部薛启胜部长与办公室主任冯开春二人执意要陪我们一行参观紫霄殿。当天高温预警,让两位领导同志顶着酷暑陪我们,心里着实过意不去。然而一片盛情难却,只好客随主便。但幸亏二位领导同志的陪同,他们对武当山的一些介绍又让我们多了一份难得的收获。
从武当山金顶远眺(摄影:冯赣勇)
来紫霄殿瞻仰,刚好也弥补了记者上次来武当山未有时间前往一观的遗憾。登上山门后,立刻依山而建由下至上数十级之上,位于高处的气势雄伟的紫霄殿殿堂展现在人们眼前。
雄伟壮观的武当山紫霄殿(摄影:冯赣勇)
紫霄大殿是武当山唯一一座重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堂,这座在全国古建筑中屈指可数的抬梁式大木结构的道教建筑,利用地形落差,建在三层崇台之上,更显其宏伟壮观,气势轩然。 因紫霄宫是武当道教为皇家祈福之地的特殊地位,故布局庄重,陈设考究,各殿堂内道教崇奉的神、仙济济一堂,加上神案、供器、法器等,构成了神秘玄虚的神仙世界。宋、元、明、清各朝代皇帝经常下旨在这里设坛建醮,为祖宗在天之灵祈福颂德,同时也求得神助以使国泰民 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皇图巩固。
记者一行与武当山特区宣传部同志合影留念(摄影:冯赣勇)
紫霄宫有近千年历史,其顺应自然的建筑思想,充分体现了道家文化的内涵,遗存有丰富而生动的古代文化内容,1982年,紫霄宫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作为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开放。
参观武当山特区规划馆(摄影:冯赣勇)
结束了紫霄殿的瞻仰,记者一行的武当山风景区游览告一段落。接着驱车下山后离开景区,在薛部长与冯主任的引领下,我们来到武当山特区规划馆参观。武当山特区工委宣传部副部长明涛同志等候在此,陪同我们一同参观。
武当山特区规划馆中的全景沙盘(摄影:冯赣勇)
规划馆坐落于美丽的太极湖畔,建筑总面积850㎡,包含数字影院和规划展示馆两部分。我们首先在一楼数字影院观看了一部《武当异日必大兴》宣传片,生动的画面与富有激情的解说,让人很直观地了解武当山的巨大变化和未来发展。结束观影来到二楼规划展示馆,这里更是以高科技手法,通过声光电系统以及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和全面展示特区规划发展的立体沙盘等,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特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状况。
流经郧县的汉江景色(摄影:冯赣勇)
通过参观规划馆,让记者一行很直观的了解到了武当山区位交通优势便利和发展规划,馆中所展示出的大美武当的蓬勃朝气和无限潜力,令人也深刻感受到武当山必将成为引领全国休闲养生旅游的风向标。一句话:作为城市的发展蓝图,武当山特区规划馆浓缩了武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令人参观后获益匪浅。
青龙山郧县国家地质公园(摄影:冯赣勇)
为了让记者一行多了解一些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相关情况,8月1日上午,周义波带我们前往位于十堰、郧县两城区结合部的柳陂镇参观。这里地处郧县地处丹江口库区,209国道和十漫高速公路横穿南北,素有郧县“南大门”和十堰“后花园”之称。全镇版图面积176.33平方公里,共辖29个村,总人口49789人。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摄影:冯赣勇)
在郧县柳陂镇,李凡镇长与郧县城建局副局长王古明的陪同我们先后参观了青龙山郧县国家地质公园和卧龙岗生态村。年轻干练的李凡镇长向记者一行介绍说:柳陂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6500至13500万年前,恐龙一直在此繁衍生息,为青龙山郧县国家地质公园留下了6个地质断层5个蛋科约十万枚恐龙蛋化石;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便居住在这里,镇内的辽瓦店子遗址面积仅6600平米,但出土的文物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东周、汉、唐、宋等几个大的时期,跨越时间之长、序列之完整,当选2007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并在南水北调中线文物考古发现学术会上,经权威专家确认为“楚文化发祥地”。镇内还有韩家洲春秋古战场遗址、鲤鱼嘴遗址、白鹤观遗址等等历史遗迹。
青龙山恐龙蛋自然保护区的植物(摄影:冯赣勇)
在青龙山郧县国家地质公园参观时,裸露在地表已被保护或一些正在被风化的成片恐龙蛋群遗址景观令人叹为观止。的确像李凡镇长所言:这里被考古界叹为一部“古代地下通史”的说法,的确名符其实。
李凡镇长(左二)向记者介绍卧龙岗生态村情况(摄影:冯赣勇)
郧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被称为“坝上第一县”,柳陂又是郧县淹没面积最大、搬迁人口最多的乡镇,丹江口水库蓄水后,全镇共淹没土地两万多亩,搬迁安置移民繁重。但在故土难离的阵痛中,柳陂镇全体干群舍小家、顾大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大局意识,顺利的完成了移民外迁和内安任务。2012年9月18日,国家南水北调办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共同在柳陂镇向全世界宣布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安置结束,柳陂镇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移民工作先进单位”。
卧龙岗生态村一角(摄影:冯赣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给柳陂带来了挑战,也让柳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今柳陂镇以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为主的绿色崛起之路已初见成果。以卧龙岗社区为例,该村最早开始种植蔬菜,成为了当时柳陂镇的“先富村”。更名后的卧龙岗社区,新建别墅式房屋成行,配套了广场、村部等公共活动设施,并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对社区内道路实施了黑色化,完善了亮化、绿化工程,让农村变成了城镇。
卧龙岗生态新村的农民新居(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拟建设的20MW光伏生态农业大棚一体化项目,与年发电40兆瓦的高效农业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这里的农业产业将会成为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提挡升级的先锋。卧龙岗的变化,是柳陂镇的缩影。经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洗礼后,柳陂镇再次获得重生。难怪随行的全国政协委员詹国枢总编惊叹不已,一再表示:应该组织一个首都记者采风团,将柳陂镇生态新农村转型的可喜变化好好宣传一下,独特先进的宝贵经验值得向正在探索中前进的中国许多农村推广借鉴。中广网北京8月5日消息(记者 冯赣勇、通讯员常量、王志林)记者
别问我是哪里人 最早知道湖北十堰是源于那里的武当山和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记得首次去十堰还是2006年“十一”国庆节的一次湖北自驾游。那次因武当山而选择了十堰作为了出行的第一站。七年过去了,没想到又有了一次虽然时间短暂,但却留下一个全新感觉和回味无穷的十堰美好之旅。
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资料图片)
2013年7月20日,记者与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品牌总监常量等一行前往十堰采风。谁承想,从北京南苑机场登机时竟和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同志同行。而与周书记的简短交流虽够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采访,但他的一席话,却令记者一下对十堰与首都北京的密切关系有了很深的认识。于是也就促成了记者这篇报道的题目:为首都守好一方净水。
俯瞰丹江口(资料图片)
记得周霁书记向记者说:我们十堰有汽车、武当山、水源地的三个亮点。其中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如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守护好为首都输送的一方净水,不辜负党中央及北京对我们的关心和希望。尤其在保护环境方面,一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从内到外都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号召所有的十堰人民都要努力增强环保意识,为首都保护好一方净水。
丹江口水库景色宜人(资料图片)
听着周霁书记简短的一席话,顿时让我这个从小北京生、北京长,如今仍然生活工作在北京的普通百姓,感到心里热乎乎的。而从和周书记机缘巧合相遇的行程开始,冥冥之中就令记者感觉到,我们此行的十堰之旅绝对会有不小的收获。
十堰郧县九龙瀑风光(资料图片)
当日傍晚近八点,记者一行乘坐的KN2613航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降落在襄阳机场。十堰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周义波与该台主持人郝莉,拿着鲜花早已在机场外迎候我们。同周霁书记在机场留影话别后,我们乘车顺高速公路前往十堰市。
十堰人民公园(摄影:冯赣勇)
行程中,周义波向我们简要地介绍了十堰的情况。十堰位于武当山北麓中低山区,汉江南岸,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堰市域在商、周时属绞、庸等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利县;东汉、魏时属锡县;唐、宋时属武当郡郧乡县;元代始设郧县。清代中期,这里的人们为谋生计,先后在百二河与犟河上筑起堤坝,以蓄水灌溉农田,称堤坝谓之“堰”,两河之上筑坝共十道,故名“十堰”。
武当山风光(摄影:冯赣勇)
十堰还是道教和“武当拳”的发祥地,武当道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武当山古建筑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武当山风景旅游区如今也是全国五A级景区中的一员。每天海内外数不胜数的游客们都慕名纷至沓来。
位于十堰的东风汽车商用车办公大楼(摄影:冯赣勇)
位于湖北的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现已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十堰创立至今,转瞬之间40多年过去了。作为中国汽车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十堰的建设发展可谓硕果累累。虽然总部于2003年搬到了武汉,但是目前一部分商务车的生产依然还在十堰。
驱车进行在十堰城区(摄影:冯赣勇)
7月31日,我们开始十堰之旅的行程。在同周义波副台长的交流中,我们得知,拥有“名山、秀水、车都”三张亮丽名片的十堰,如今正在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契机,努力用全新的理念谋划和推进十堰生态滨江新区的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十堰城市的新地标。与此同时,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建设十堰生态滨江新区,也是湖北十堰市委、市政府立足郧县实际,着眼全市大局,统筹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
记者一行在十堰下榻的酒店夜景(摄影:冯赣勇)
十堰生态滨江新区是水源区的重大亮点,而作为拥有武当仙山,灵气飞扬;丹江水库,碧波荡漾;百里车城,中外驰名的十堰,总是得到机遇的特别眷顾。湖北省政府研究室黎继博士认为,十堰若能抓住、用好源源而来的机遇,完全可以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人才、信息、技术、资本、市场集聚地,建成区域中心城市,而这正是湖北十堰的梦想。
十堰市街景(摄影:冯赣勇)
2013年5月中旬,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在丹江口库区视察时指出,南水北调工程成败在水质,湖北十堰是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希望进一步做好水源保护工作,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100平方公里水面,100平方公里生态屏障,100平方公里产业与生态建设用地。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建设让人大开眼界!湖北省政府参事、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感慨:十堰生态滨江新区把区域当景区建、把设施当景点建、把产业当景观建,生态文明将来定能优于、雅于周边,成为国家清洁水源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十堰人民广场的雕塑造型(摄影:冯赣勇)
在记者看来,建设生态滨江新区的一切,集中起来离不开一个“水”字。这也正是十堰的重要优势所在。记者了解到:十堰市城区河道分属三大流域:一是泗河流域的马家河、茅塔河、田湖堰河;二是神定河流域的百二河、张湾河、红卫河、岩洞沟、神定河干流;三是犟河流域。泗河、神定河直接汇入汉江,犟河流入堵河后进入汉江。而据统计,十堰共有大小河流2489条,河长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65条。汉江上游有10条支流在十堰境内,年汇入丹江口水库水量占年汇水量的87%。
武当八景之一陆海奔潮(资料图片)
周义波副台长对记者介绍说:对于十堰的生态环保问题,我们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周霁多次强调:“对十堰而言,抓生态环保,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是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市长张维国也指出:“生态建设并不是十堰发展的制约,而是十堰发展的前提、资格和产业,抓生态建设就是抓发展。”
特别是为了确保一库清水送北京,我们十堰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声势浩大的“清水行动”。累计投入生态环保资金50多亿元,整治800多个排污口,建设污水处理厂11座、垃圾处理厂6座、垃圾处理池(桶)96830个、垃圾中转站65个、人工湿地17个,保证了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及以上标准,达到了国家的要求。如今全市已建成12座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处理能力45.6万吨/日,当前11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年消减COD约1.92万吨。随着十堰城区3座污水处理厂同时运营,日处理污水能力将从现在的21.5万吨增加到26.5万吨。
十堰博物馆(摄影:冯赣勇)
为了保护水质,十堰还着力改变传统农耕方式。大力推广节能、节地、节水农业,同时继续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十堰市8个县市区均被纳入天然林保护实施范围,实现了“天保工程”全覆盖。全市森林面积达1843万亩,居全省市州首位,森林覆盖率达53%,名列全省第三,有效涵养了水源,确保一江清水润泽北方。
十堰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办公大楼(摄影:冯赣勇)
河流是城市的“血脉”,是一座城市灵气、活力和品质之源。而十堰市新规划紧扣核心要素:“山、水、林、文、城”,明确通过对河流的保护和利用,发挥其生态和景观价值,从而强化城水相融的特色风貌,真正建设“山水相间、水在城中”的城市格局。
十堰人民商场(摄影:冯赣勇)
也许正是在十堰这种良好自然环境的感召下,瑞典沃尔沃集团首席执行官欧罗夫.佩森在考察十堰后毅然决定了与东风汽车公司的商用车合作项目。今年年初,东风汽车公司与沃尔沃集团以55∶45的股比正式宣告成立合资公司。欧罗夫.佩森在考察中,怎么也想不到,一个以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竟然能坐落在群山翠柏的环抱中,不禁称赞道:十堰的环境比北欧还要好,这是一座连空气都能吃的城市!可见,合作项目的成功也是十堰生态效应理应结出的美丽硕果。
武当山琼台中观(摄影:冯赣勇)
时下,驱车行进在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宽阔平坦的马路在延伸,花园式的工厂在崛起。这片热土,将倒映出一座彩蝶翻飞般的滨湖新城,也寄托着一座“新十堰城”的希望,成为全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力点。
宋代书法家米芾为武当山题写的“第一山”摩岩石刻(摄影:冯赣勇)
来十堰到武当山是必看的。7月31日上午,周义波副台长亲自驱车陪我们前往。来到景区入口处时,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工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冯开春同志等候在那里,他说,为了能使我们此行对武当山的深入了解,特意安排了一名叫李春雪的导游员陪同前往。
面貌一新的武当山索道站(摄影:冯赣勇)
真没想到这位看着年龄不大的小姑娘,却是一名知识广博,而且很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优秀导游。她全程的讲解很有特点,将其枯燥的历史人文知识的书面语言,巧妙地用于口语的表述中,通过引经据典,讲古博今,其妙趣横生,绘声绘色,声音甜美的讲解,令我们的武当山之行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仰望武当山金顶(摄影:冯赣勇)
记者一行驱车上山径直来到索道站。七年未来,如今的索道站已整修得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看着眼前宽敞的大厅,当年的记忆早已荡然无存。特别是乘坐的缆车也已升级换代为能乘六人的厢式。乘缆车上去距离武当山著名的金顶就很近了。行程中,李春雪对武当山的介绍也向我们娓娓道来。
武当山上的连心锁(摄影:冯赣勇)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它与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组成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武当山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据相传我国黄帝时代,西部有一个美丽的净乐国,净乐国的太子生来聪明,读书过目不忘,练武,一学就会。但他却不肯继承王位,到处拜师学道,想要成仙升天。后来,太子经“玉清圣祖”紫元君的点化,来到一座仙山修炼了42年,功成升天,后被天地封为“玄武上帝”和“荡摩天尊”。后人因此便将玄武修炼的仙山称之为武当山,意为“非玄武不足以当之”。另外,武当山还因武当拳而出名。其中武林中人张三丰更是享誉武当山。武当山相传为道教“玄武大帝”修仙得道飞升之胜地,历代道教名流曾在此修炼。
武当山中的太极宗师张三丰铜像(摄影:冯赣勇)
武当山位于巴山汉水之间,被号称为“方圆八百里”,实际面积有624里,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以其自然景观瑰丽宏伟而著称于世。其地貌特征素有“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奇观。全山游程约60公里。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1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剑雄峙苍穹,以“一柱擎天”标名天下。
位于武当山金顶处的“擎天一柱”石刻(摄影:冯赣勇)
下了缆车登石阶而上来到一座高台,“一柱擎天”的石刻立刻进入人们的眼帘。而这里离金顶已近在咫尺。武当山金顶耸立在海拔1,612米高的武当山主峰——天柱峰之巅,金顶建于明永乐十一年,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精华,高5.5米,宽5.8米,进深4.2米。除基石是用花岗岩石铺垫外,全部铜铸结构,分鎏赤金,故称“金殿”。
记者一行在武当山金顶留影(摄影:李春雪)
金殿内有“真武”披发跣足的鎏金铜像,左右侍立“金童捧册”、“玉女捧宝”、水、火二将,全系铜铸金饰,姿态各异,造型逼真;群像和殿内香案供桌等整个金殿铆铸拼焊一体,虽经沧桑,仍完好无损,崭新如初。来这里虔诚祭拜烧香的游客们使金顶周围云烟缭绕。
武当山云海(摄影:冯赣勇)
午饭后,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工委宣传部薛启胜部长与办公室主任冯开春二人执意要陪我们一行参观紫霄殿。当天高温预警,让两位领导同志顶着酷暑陪我们,心里着实过意不去。然而一片盛情难却,只好客随主便。但幸亏二位领导同志的陪同,他们对武当山的一些介绍又让我们多了一份难得的收获。
从武当山金顶远眺(摄影:冯赣勇)
来紫霄殿瞻仰,刚好也弥补了记者上次来武当山未有时间前往一观的遗憾。登上山门后,立刻依山而建由下至上数十级之上,位于高处的气势雄伟的紫霄殿殿堂展现在人们眼前。
雄伟壮观的武当山紫霄殿(摄影:冯赣勇)
紫霄大殿是武当山唯一一座重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堂,这座在全国古建筑中屈指可数的抬梁式大木结构的道教建筑,利用地形落差,建在三层崇台之上,更显其宏伟壮观,气势轩然。 因紫霄宫是武当道教为皇家祈福之地的特殊地位,故布局庄重,陈设考究,各殿堂内道教崇奉的神、仙济济一堂,加上神案、供器、法器等,构成了神秘玄虚的神仙世界。宋、元、明、清各朝代皇帝经常下旨在这里设坛建醮,为祖宗在天之灵祈福颂德,同时也求得神助以使国泰民 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皇图巩固。
记者一行与武当山特区宣传部同志合影留念(摄影:冯赣勇)
紫霄宫有近千年历史,其顺应自然的建筑思想,充分体现了道家文化的内涵,遗存有丰富而生动的古代文化内容,1982年,紫霄宫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作为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开放。
参观武当山特区规划馆(摄影:冯赣勇)
结束了紫霄殿的瞻仰,记者一行的武当山风景区游览告一段落。接着驱车下山后离开景区,在薛部长与冯主任的引领下,我们来到武当山特区规划馆参观。武当山特区工委宣传部副部长明涛同志等候在此,陪同我们一同参观。
武当山特区规划馆中的全景沙盘(摄影:冯赣勇)
规划馆坐落于美丽的太极湖畔,建筑总面积850㎡,包含数字影院和规划展示馆两部分。我们首先在一楼数字影院观看了一部《武当异日必大兴》宣传片,生动的画面与富有激情的解说,让人很直观地了解武当山的巨大变化和未来发展。结束观影来到二楼规划展示馆,这里更是以高科技手法,通过声光电系统以及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和全面展示特区规划发展的立体沙盘等,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特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状况。
流经郧县的汉江景色(摄影:冯赣勇)
通过参观规划馆,让记者一行很直观的了解到了武当山区位交通优势便利和发展规划,馆中所展示出的大美武当的蓬勃朝气和无限潜力,令人也深刻感受到武当山必将成为引领全国休闲养生旅游的风向标。一句话:作为城市的发展蓝图,武当山特区规划馆浓缩了武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令人参观后获益匪浅。
青龙山郧县国家地质公园(摄影:冯赣勇)
为了让记者一行多了解一些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相关情况,8月1日上午,周义波带我们前往位于十堰、郧县两城区结合部的柳陂镇参观。这里地处郧县地处丹江口库区,209国道和十漫高速公路横穿南北,素有郧县“南大门”和十堰“后花园”之称。全镇版图面积176.33平方公里,共辖29个村,总人口49789人。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摄影:冯赣勇)
在郧县柳陂镇,李凡镇长与郧县城建局副局长王古明的陪同我们先后参观了青龙山郧县国家地质公园和卧龙岗生态村。年轻干练的李凡镇长向记者一行介绍说:柳陂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6500至13500万年前,恐龙一直在此繁衍生息,为青龙山郧县国家地质公园留下了6个地质断层5个蛋科约十万枚恐龙蛋化石;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便居住在这里,镇内的辽瓦店子遗址面积仅6600平米,但出土的文物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东周、汉、唐、宋等几个大的时期,跨越时间之长、序列之完整,当选2007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并在南水北调中线文物考古发现学术会上,经权威专家确认为“楚文化发祥地”。镇内还有韩家洲春秋古战场遗址、鲤鱼嘴遗址、白鹤观遗址等等历史遗迹。
青龙山恐龙蛋自然保护区的植物(摄影:冯赣勇)
在青龙山郧县国家地质公园参观时,裸露在地表已被保护或一些正在被风化的成片恐龙蛋群遗址景观令人叹为观止。的确像李凡镇长所言:这里被考古界叹为一部“古代地下通史”的说法,的确名符其实。
李凡镇长(左二)向记者介绍卧龙岗生态村情况(摄影:冯赣勇)
郧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被称为“坝上第一县”,柳陂又是郧县淹没面积最大、搬迁人口最多的乡镇,丹江口水库蓄水后,全镇共淹没土地两万多亩,搬迁安置移民繁重。但在故土难离的阵痛中,柳陂镇全体干群舍小家、顾大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大局意识,顺利的完成了移民外迁和内安任务。2012年9月18日,国家南水北调办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共同在柳陂镇向全世界宣布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安置结束,柳陂镇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移民工作先进单位”。
卧龙岗生态村一角(摄影:冯赣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给柳陂带来了挑战,也让柳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今柳陂镇以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为主的绿色崛起之路已初见成果。以卧龙岗社区为例,该村最早开始种植蔬菜,成为了当时柳陂镇的“先富村”。更名后的卧龙岗社区,新建别墅式房屋成行,配套了广场、村部等公共活动设施,并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对社区内道路实施了黑色化,完善了亮化、绿化工程,让农村变成了城镇。
卧龙岗生态新村的农民新居(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拟建设的20MW光伏生态农业大棚一体化项目,与年发电40兆瓦的高效农业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这里的农业产业将会成为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提挡升级的先锋。卧龙岗的变化,是柳陂镇的缩影。经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洗礼后,柳陂镇再次获得重生。难怪随行的全国政协委员詹国枢总编惊叹不已,一再表示:应该组织一个首都记者采风团,将柳陂镇生态新农村转型的可喜变化好好宣传一下,独特先进的宝贵经验值得向正在探索中前进的中国许多农村推广借鉴。中广网北京8月5日消息(记者 冯赣勇、通讯员常量、王志林)记者
欢迎光临 鄂西北论坛 (http://bbs.syip.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