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论坛

标题: 【百强世纪城】3月工程进度 中央景观带建设有条不紊 [打印本页]

作者: syip    时间: 2013-8-8 23:38
标题: 【百强世纪城】3月工程进度 中央景观带建设有条不紊
       穹顶之下,雾霾之地颇多。十堰则是为数不多的空气质量良好之地。而百强世纪城,傲立北京路黄金地脉,汲取优越交通网络,潜心雕琢130万方品质大盘,完美融合建筑与生活,用尺度诠释生态生活,是你可以寻找健康生活的一处藏身之处。

1 p" m: q9 e# l% M. c  G* C" S
       今日,小编趁着暖阳来到紧邻北京路的百强世纪城项目地。远远望去,百强世纪城1期3栋住宅巍然挺立,蓝天之下,甚是好看。
* [; C) v# }+ k' m
5 O7 N$ }  S' s) m
项目1期全景

! x* `( D8 b/ C" }$ |0 ]
       走进一瞧,1#楼栋外立面也已完美呈现。值得关注的是京东路上的路灯已经安装完毕,花坛也已填土。
( C$ U6 @* N# v4 L- c3 E, `8 d
% Y. a- }: ]2 ~* D( t  l
3 T1 u2 x+ Z2 G; V
地下通道

* q5 j3 y$ T# c; A
       而在北京路与京东路的交汇处,多了地下通道。据了解,这将是北京路上第一条地下通道,通道与北京路平行,横穿京东路,连接城建服务中心至京华园段地下通道,全长81米。去年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目测将于近期完工,通行。

0 \' w- u# h  ?( ]' |/ D3 J* b% ^

( f( i7 d$ X. D6 i. q
柳林小学

& U6 I- o: X% H2 P1 @" {
       如此看来,今后百强世纪城业主出行更加方便安全,而孩子们去对面的柳林春晓上学也将更安全。

" H) p& ?+ [, A2 n2 \; W. j; {" a4 o

# O0 e- A% C) N! }" j
京东路
! x7 _8 j6 x# {$ W- f% M2 v1 U
9 D0 b/ h9 k# A7 B1 f) ~, R% @  d
1#楼1-5层为商业

+ Z. r' G" n2 O) r+ N1 `+ V
       沿着京东路往里走,1#楼建筑呈现在我们眼前,1-5楼为商业,临街商铺,生活必然更方面。2#、3#楼目前仍在进行外墙装饰

* J! f- K/ S. I3 [2 I: O
. s( f7 o8 D: ?% K; \

9 a$ Q% b) {$ E; `6 {; c1 S
2#楼

( i6 R; i( d/ c7 ^3 I' r% ^8 L
$ P$ D' X0 y7 m4 \6 k
3#楼
7 N9 R+ }! Z5 H5 i
       百强世纪城法式建筑风格精雕细琢,目前已流露出端庄、低调、内敛的高贵气韵。百强世纪城高品质的建材选择,精益求精的施工要求,都体现在楼栋的每一个施工细节上。
. ?3 a2 M; T1 Y" p7 n4 q
! {5 y  i4 @0 ?! k! G
施工现场

" X8 a  ^. H9 _, }2 i
' v: ~4 B" ]2 V" ?
中央景观带建设

9 B9 G  Q: t4 I4 n
4 a$ O: G- }& q2 u* Y3 C

* D; C, ^; f4 x+ W
整平场地
1 q! g% l1 I) g
       在京东路旁,小编看到,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央景观建设。停靠在工地上的一排渣土车正等装待发,为项目接下来的住宅整平场地。而旁边的挖掘机也正在挖土,为下一步的项目建设工作着。
& f# p  i( m* s) X
       百强世纪城规划社区内4000余平方米的中央绿地、1000平方米的中央湖景、200米超宽楼间距、450米中央景观,5级台地法式园林......淋漓尽致展现它独具异国他乡的浪漫情调,打造最唯美的品质社区。
2 |8 l/ X2 t  a# E: X
       面对大片的绿化景观,法式皇家园林般的绚丽风景,百强世纪城的业主们不仅可享受健康的生态生活,更可坐享北京路商圈的优势,10分钟生活圈满足一切生活所需。

  C0 v4 c2 c; S3 o
百强世纪城公众账号二维码:
8 w) Y% M) g+ H: {

1 n" A7 ~6 [% E
. E; l# q2 b+ n/ J6 f
百强世纪城官方网址:http://www.bqsjc.com/
5 }4 d" L: s& C- g/ K
咨询热线:400-0719-189转887

; S0 h; [% V; z' Z
项目地址:北京路立交桥旁





欢迎光临 鄂西北论坛 (http://bbs.syi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