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论坛

标题: 楼市调控仍存“红线” [打印本页]

作者: syip    时间: 2016-5-12 12:44
标题: 楼市调控仍存“红线”
“救市”是房地产市场的老话题。但与2011年下半年不同,如今多数城市的救市动作似乎已顺利“闯关”。' W# w1 S7 h9 a9 r* |8 n# X
  I9 _7 p/ G* Z$ J9 C
  对于此轮地方政府“救市”背后的个中原因,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的政策环境与2011年时有明显不同。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够大胆出手“救市”,不仅仅是出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考量,还在于当前的政策环境,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大操作的空间。该人士表示,这种“救市举措”或许有两个重要的政策因素值得关注:6 I, X- \: Q+ f7 [& x) m( |5 }
# V4 e, ?- T# I0 R/ L" v& {
  第一,“分类调控”的原则。分类调控意指针对不同地区的市场差异,允许各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不搞“一刀切”。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表示,地方政府能够自行调控的,就不要由中央政府来调控。
9 r+ r5 o/ D, H! \
% r8 |/ G5 N. Z2 P- @  第二,新型城镇化的大局。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广大中小城市的房地产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的提法,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小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待挖掘,激活房地产市场也可为中小城市聚集人口提供条件。8 E1 N5 F& \5 M0 ?/ ]  r

( A+ A2 H; z+ J  \1 f, C  事实上,多数业内专家更倾向于管住地方政府的救市之手,而让房地产市场自发调整。有观点认为,启动大手笔的救市行动,会继续助长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独大的局面,不利于地方经济长远发展。因此,分析人士普遍预期,尽管给予了地方政府一定的自主调整空间,但中央政府仍会设置“红线”,从全局高度掌控楼市调控政策的大方向,对尺度过大的救市行为进行约束。
' V) T! m  W: |8 I' s  B% m5 V6 P8 Z
7 K) c. g- J  r' B: t$ x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陈国强认为,在这种约束下,何时救?怎样救?正在考验地方政府的执政智慧。对于破题之道,他表示,一是矫正既有政策缺失,改变过去一些简单粗放的做法,但也要防止矫枉过正;二是把握政策调整的尺度和力度,不触碰政策红线与底线,即主要在短期政策上做加减文章,不触及长效与常态化政策;三是先行一步提前兑现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
  N. _( ]' i1 z! Q1 O! t  K1 s' ^* Y7 n. g8 ^* z+ F) l
  另有专家指出,已有的“救市”举动可能会受到跟风模仿,但并不会转移至市场供需形势仍相对严峻的一线城市。借助行政手段对一线城市楼市进行约束,仍然是未来的政策方向,也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火墙”。




欢迎光临 鄂西北论坛 (http://bbs.syip.cn/) Powered by Discuz! X3.2